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SpainDay13_巴塞隆納-巴特婁之家,米拉之家_高第建築大轟炸_0412

抵達巴塞最後排定行程的時候有大概參考一下未來一週的天氣變化,希望能把陰雨天盡量排給室內參觀,太陽天盡量排給郊外出遊。
果不其然排了畢卡索美術館當天就灰暗又濕冷,在館前排隊買票的時候天空又開始滴滴答答。

前面有一位講英語的貴氣老太太還在那邊學他老公講話的語氣,抱怨她早上出門前她老公還告訴她不用帶傘啦!結果現在下雨了吧!XD

在西班牙到處都都講西語像文盲的般的我們,聽到熟悉的語言覺得好溫馨,然後就不由自主的聽下去了(其實是他們講話太大聲)!


這棟畢卡索美術館展的大部分是畢卡索從初期青澀繪畫技巧的發展歷程,從風景畫到海景,從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到立體時期。如果是想要看”所謂的畢卡索名畫”的人可能就看不到想看的囉!

參觀完畢卡索就前往加泰隆尼亞廣場,找到Pg. de Gracis街直直往前走就可以依序欣賞到巴特婁之家(Casa Batllo)和米拉之家(Casa Mila)了。

巴特婁之家是唯一一家門票內含語音導覽(有中文導覽),所以相對單價比較高(約18歐),但也是因為語音導覽讓我們更了解高第設計的概念與巧思。




巴特婁之家是工業家Josep Batllo請高第改建的住家,原本是一棟方正不起眼的平樓,改建完變成Gracis大道上最耀眼的一座別墅。


又稱骨頭之家(House of bones),整棟建築沒有一條直線。


這棟建築可以徹底看到高第對於自然界各種形狀結構的獨特詮釋。如殼體、骨架、軟骨、熔岩、翅膀、花瓣等等。公寓的露臺像骷髏頭,柱子像一根根的骨頭,屋頂像布滿鱗片的魚背,煙囪像山脊上聳立的險峰。



高第喜歡使用彩繪玻璃採光,這讓一天中因每個時期透進來的光線不同展示出室內不同的色彩。


漩渦型的天花板和桃型天花板


最有特色的是現代主義的天窗(天井),這個天窗使自然光能完全的透進這五層樓的空間。且依照上到下照進光的程度來決定牆壁顏色的不同與窗戶大小的不同,使內部每一寸空間接收的光線都可以均勻分布。


位於頂樓的龍腹(The Dragon’s Belly),高第使用了奇精巧懸鍊拱。


火的空間(The Fire Space),是由當代建築師Ingo Maurer設計,是一個燈光與是覺得奇幻空間。


巴特婁之家立面原本就蘊含著像巴塞隆納守護神聖喬治致敬之意,那些鱗片和屋頂如蛇般蜿蜒的肉峰象徵聖喬治殺死的那條龍,白色陽台上有眼窩穿刺的洞,代表被這條龍受害的頭顱,立面的半圓型高塔最後形成大蒜球莖,球莖上端有個十字架代表的是聖喬治的長矛,頂端刻著耶穌、馬利亞、和約瑟的聖名。


高第設計的椅子們,全部都有符合某些姿勢的人體工學。


再繼續往下走約一個捷運站的距離來到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是高第設計的最後一個私人住宅,波浪形的外觀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牆,扭曲迴繞的鐵條和鐵板構成的陽臺欄桿,和寬大的窗戶組成的。米拉之家的內部,每一戶都能雙面採光,光線由採光中庭和外面街道進來,房間的形狀也幾乎全是圓型設計,天花板、窗戶、走廊、很少有正方的矩形。


米拉之家設計的特點是『它本身建築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來承受,不論是內牆外牆都沒有承受建築本身的重量,建築物本身沒有主牆』,所以內部可以隨意隔間改建,建築物不會塌下來,而且,可以設計出更寬大的窗戶,保證每個房間的採光。

頂樓是用來調節溫度,曬衣服用的。屋頂陽台有似蛇般的走道,有30個奇特的煙囪,2個通風口,與6個樓梯口,塔狀的樓梯口形狀最大,螺旋梯裡面暗藏水塔。


頂樓波浪型地板骨架示意圖


慢慢的參觀完兩個高第的代表作之後竟然也晚上了,我們就在另一家民宿主人推薦的餐廳-Txapela吃Tapas。

雖然不難吃但不太合台灣人的口味,由其是看起來像是香腸類的東西最好不要碰,你永遠不知道看起來像正常香腸的東西裡面是包什麼!

它的Tapas跟別家不一樣是它是一樣一樣選來點,然後底部都會加層麵包讓你增加飽足感。

某種魚類加上魚卵的口味,還不錯吃,底下換成飯就變日式。


肉排口味和炸花枝口味


配色起來很妙的口味,綠色是炸青椒,上面是sausage


我們還點了一瓶紅酒加柳橙的雞尾酒,不過這1L的容量兩個人是嫌多了一點,後來都沒有喝完就有點微醺了


吃飽了Liang又跑回去拍了天黑後的巴特婁和米拉,可惜打燈沒有想像中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